日訊
5月16日
湘潭市教育局印發(fā)
《湘潭市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
并公布2023年市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招生服務范圍

先看看招生范圍
▼
►►►
初中
►
1.湘潭市二中:風車坪社區(qū)、羅祖殿社區(qū)、寶豐街社區(qū)、廣園社區(qū)、白石社區(qū)、富民城社區(qū)、許家鋪社區(qū)、龍子巷社區(qū)。
2.湘潭市三中:三角坪社區(qū)、橫街社區(qū)、建設路社區(qū)、大橋社區(qū)、聯(lián)合村、和平村、順江村。
3.湘鋼一中教育集團十二中校區(qū):云峰社區(qū)、長塘社區(qū)、云盤社區(qū)、湖湘社區(qū)、寶塔社區(qū)、曙光社區(qū)、芙蓉社區(qū)、盤龍社區(qū)、紅旗社區(qū)、陽光社區(qū)、牡丹社區(qū)以及葩金社區(qū)、霞光社區(qū)兩社區(qū)建設南路以東的范圍。
4.湘機中學:鴉雀塘社區(qū)、運河社區(qū)、九洲社區(qū)、栗塘社區(qū)、半邊街社區(qū)、霞城村、長城社區(qū)、下攝司村、禾花塘社區(qū)、飛機坪社區(qū)、三株嶺社區(qū)、純沖塘社區(qū)、陽塘村、五星村、向家塘社區(qū)、鐵園社區(qū)。
5.湘潭市四中:萬新社區(qū)、雪園社區(qū)、繁城社區(qū)、火車站社區(qū)、三義井社區(qū)、熙春路社區(qū)、繁城社區(qū)、萬樓社區(qū)、紅星村、富強社區(qū)(其中萬樓社區(qū)、紅星村、富強社區(qū)與雨湖區(qū)建元中學實施多校劃片)。
6.湘鋼一中教育集團市七中校區(qū):金耐社區(qū)、板塘社區(qū)、安樂社區(qū)、橋灣社區(qū)、搖錢社區(qū)、新農村。
7.湘潭市十一中:魯班殿社區(qū)、大碼頭社區(qū)、古梁巷社區(qū)、砂子嶺社區(qū)、寶慶路社區(qū)、唐興寺社區(qū)。
8.湘潭市十六中:雨湖路社區(qū)、和平橋社區(qū)、關圣殿社區(qū)、瞻岳門社區(qū)、車站路社區(qū)、泗洲庵社區(qū)、洗腳橋社區(qū)。
9.湘潭市益智中學:杉樹巷社區(qū)、南盤嶺社區(qū)、建設社區(qū)、和平社區(qū)、韶山路社區(qū)、煙竹社區(qū)、公園社區(qū)、中心社區(qū)、福利社區(qū)。
10.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湘潭大學教職工子弟、桐梓村、獅山村、湘大社區(qū)、高嶺社區(qū)、桃園路社區(qū)、金塘社區(qū)、先鋒村(僅限原住居民)。
►►►
小學
►
1.湘潭市和平小學:雨湖路社區(qū)、車站路社區(qū)、關圣殿社區(qū)。
2.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湘潭大學教職工子弟、桐梓村、高嶺社區(qū)、先鋒鄉(xiāng)農場、獅山村、湘大社區(qū)。
再來看看
湘潭市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
招生工作方案
↓↓↓
湘潭市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方案
根據(jù)《湖南省教育廳關于2023年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水平,健全公平入學長效機制,助推“雙減”政策落地見效,營造良好教育生態(tài),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1.堅持育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雙減”政策,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堅持依法依規(guī)。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fā)〔2019 〕 26號)、《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湘發(fā)〔2023]3號)等文件精神,堅決遏制違規(guī)招生入學行為。
3.堅持屬地管理。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關于義務教育實行“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的規(guī)定,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由市教育局統(tǒng)籌協(xié)調,縣市區(qū)(園區(qū)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4.堅持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為招生入學工作的基本價值取向,著力完善制度體系,著力健全體制機制,嚴格規(guī)范管理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切實保障招生入學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二、招生辦法
1.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各地要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加強生源分布情況分析,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充分考慮適齡兒童人數(shù)、學校分布和規(guī)模、行政區(qū)劃、交通狀況等因素,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招生片區(qū)范圍。片區(qū)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有片區(qū)調整的,應事先征求群眾意見,并提前向社會公布。各地可探索多孩子女同校就讀辦法,幫助家長解決多校接送孩子不便的實際問題。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服務范圍在 5月下旬劃定。
2.明確入學條件。凡年滿六周歲(年齡截止日期原則上以當年8月31日為準,縣市區(qū) (園區(qū)) 教育行政部門也可根據(jù)學位情況適當延遲至當年 12 月 31 日前 ) 兒童依法注冊入學。入學報名應提供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的身份證、戶口簿( 或居住證 )和不動產權證(或原土地證、房屋所有權證、房屋買賣合同網簽備案)等資料。學生戶口簿住址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的,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的家庭住址(即不動產權證,或原土地證房屋所有權證、房屋買賣合同網簽備案等 ) 為入學依據(jù)
3.健全有序錄取機制。各地要按照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總體要求,分別明確小學、初中學生錄取的具體方式和規(guī)則,根據(jù)適齡兒童(少年)戶籍和法定監(jiān)護人住房情況,依據(jù)“房戶一致”優(yōu)先原則,在劃定的招生服務范圍內按生源排序的相關規(guī)定接收學生,切實保障入學機會公平。片區(qū)內報名人數(shù)少于學校招生計劃的,學校應全部錄取; 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的,按照已明確的規(guī)則錄取,其余未錄取學生由縣市區(qū)(園區(qū) )教育行政部門在相鄰片區(qū)就近協(xié)調安排入學
4.規(guī)范組織網上報名。市區(qū)(含市直、雨湖區(qū)、岳塘區(qū)、高新區(qū)、經開區(qū) ) 及各縣縣城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必須使用全市統(tǒng)一的網絡平臺進行報名、審核、錄取。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由屬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報名,學校不得自行接受報名。推進區(qū)域內戶籍、房產、社保等入學相關信息共享逐步實現(xiàn)網上報名、材料審核和錄取,切實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應當采集學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長姓名、聯(lián)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應在招生入學時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類 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5.全面落實公民同招。認真落實中央有關文件關于規(guī)范民辦義務教育發(fā)展和公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的規(guī)定要求,堅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tǒng)一管理,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按照“屬地管理、超員搖號、免試入學”的原則進行。市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校生總數(shù)不能超過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總數(shù)的 5%,湘潭縣和湘鄉(xiāng)市須確保區(qū)域內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校生總數(shù)不能超過本區(qū)域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總數(shù)的 8%,各縣市區(qū)(園區(qū)) 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辦學規(guī)模和辦學條件相適應的原則,合理確定今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學校審批機關管轄區(qū)域內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鐓^(qū)域招生。對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區(qū)域內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電腦隨機派位工作由屬地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h市區(qū)(園區(qū))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的具體工作辦法,科學設置工作程序、搖號批次、志愿填報等要求,做到全程錄像、結果實時公開,主動邀請紀檢監(jiān)察、公證、媒體及學生家長代表等進行監(jiān)督,確保公平公正。
6.規(guī)范隨遷子女入學。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jù)”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加快推進隨遷子女在公辦學;蛞哉徺I民辦學校學位方式入學就讀。認真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wěn)定就業(yè)、住所等規(guī)定要求,完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規(guī)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戶籍地無人監(jiān)護等無謂證明材料。
7.保障特殊兒童入學。依法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根據(jù)縣(區(qū)) 級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評估,提出安置建議,對具備學習能力能夠到普通學校就讀的,優(yōu)先安排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 對認定為不適宜接受普通教育且能到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少年,應安排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對殘疾程度嚴重不能到校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由縣(區(qū))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學校提供送教上門等服務
8.落實教育優(yōu)待政策。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xiàn)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優(yōu)待對象,按照有關文件要求,落實教育優(yōu)待政策。
9.落實控輟保學機制。各地要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堅決守住不讓適齡兒童失學輟學的底線,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認真做好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適齡殘疾兒童等群體入學工作,加強關愛幫扶和教育資助。
10.嚴格規(guī)范學籍管理。實行網上報名、錄取和注冊學籍聯(lián)。公辦民辦學校招生一律動機制,做到“一人一號,籍隨人走”通過網絡報名平臺進行,擅自通過招生網絡平臺外自行組織招收的學生一律不予注冊學籍。凡非招生網絡平臺生成并由教育行政部門審核的錄取名冊內的學生,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門一律不得放行學籍。
三、工作要求
1.壓實主體責任。各地各校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推動地方黨委、政府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為規(guī)范中小學招生入學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不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炒作中考升學率和中考狀元。要將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作為解決招生入學矛盾問題的治本之策,優(yōu)先改善、加快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為更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享有公平優(yōu)質的基礎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各縣市區(qū) ( 園區(qū) )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科學規(guī)范的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和招生計劃,于 5月下旬報市教育局備案。
2.加強政策宣傳。各地各校要切實做好新聞宣傳引導,要在招生入學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時點,就關鍵政策、群眾關心的疑難點做好宣傳釋疑工作。要依法依規(guī)落實招生信息公開制度,主動公開招生入學實施方案、具體工作辦法等相關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招生錄取期間,各地各校要向社會公布咨詢、舉報電話(信箱 )等,接待群眾咨詢,妥善處置來信來訪。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服務范圍要在招生學校、小學畢業(yè)學校、招生服務范圍村組、街道和媒體公布。
3.嚴肅紀律要求。各地各校必須嚴格遵守《中共湘潭市教育局委員會 中共湘潭市紀委市監(jiān)委駐市教育局紀監(jiān)組 關于嚴肅2023 年中小學招生入學紀律的通知》 (潭教黨通 [2023]9號)的相關規(guī)定,嚴格落實免試規(guī)定,公民辦學校均不得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jù),不得以面試、面談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不得通過舉辦或參與舉辦培訓班( 培訓機構 等進行招生,不得利用中介機構或培訓機構等變相違規(guī)招生不得招收各類特長生。
4.嚴格執(zhí)紀問責。各地各校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各項招生工作紀律要求,切實加強對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監(jiān)督和管理,教育督導部門要將中小學招生工作納入日常督導,對各地招生入學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導。各縣市區(qū) (園區(qū))教育行政部門對轄區(qū)內的招生工作負總責,校長、書記為招生入學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為招生入學工作的直接責任人。
對于因違規(guī)招生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視情節(jié)輕重依照管理權限給予責令整改、約談、通報批評、評先評優(yōu)“一票否決”’、核減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并對直接責任人和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依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嚴肅的行政追責問責,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進行嚴肅的黨紀處理。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
來源:微潭教育